新闻公告

  • 152024-03-25
    敏知学术沙龙(第22期):王禹老师谈“政府主导数据公开与企业绿色创新”
    2024年3月20日下午,会计学院举办敏知学术沙龙(第22期),王禹老师作“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绿色创新”为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会计学院李仲泽老师主持,会计学院研究生参加讲座。在汇报中,王禹老师先简要介绍了绿色创新、ESG等制度背景,指出企业的绿色创新产权界定问题会削弱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同时企业投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接着介绍了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的发展趋势,进而探讨政府主导下的数据公开对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研究设计主要运用DID模型,选用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文章主要聚焦于企业绿色创新专利申请和绿色创新专利获批情况两个变量,发现政府主导数据公开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当年绿色创新专利申请和获批数量。进而对政府数据公开能否降低企业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机制检验。文章进一步对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数据开放平台的开发程度展开异质性检验,最后发现政府数据开放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而提升了企业在环境工作的表现以及降低了污染排放量。文章贡献在于补充了非强制性披露对企业影响的相关文献,同时检验了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带来的经济后果。汇报结束后,在场
  • 152023-12-15
    润泽会计学术论坛(第49期):王亮亮教授谈“会计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2023年12月13日上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亮亮作润泽会计学术论坛,主题为“会计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此次讲座也是研究生课程《学术道德与学位论文》和《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一部分。本次讲座由南京审计大学MPAcc教育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施然老师主持,参加本次论坛的是会计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论坛的开始,王亮亮首先对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扩展,以“心理学与会计”为出发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交叉学科研究”这一会计领域热点,扩展同学们的研究思维,鼓励同学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王亮亮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嘱咐同学们,随着会计研究的深入,对于会计实证研究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学有所成,同时也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常用软件,激励同学们要在实证会计研究迎难而上,坚持下去。接着,王亮亮就会计论文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不仅介绍了专硕论文的各种类型,强调选题的新颖性,还举例了专硕论文里的多种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资金集中管控视角下企业集团费用控制的研究》等文章,介绍了CAR计算、DEA、杜邦分析法、合成控制法的具体应用,强调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同学们未来的论文写作提供了
  • 152023-12-13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71期):林树教授谈企业数字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023年12月10日下午,会计学院主办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1期)。南京大学林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评价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会计学院院长温素彬教授主持。林树以数字经济内涵为切入点,指出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数字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着力点,他从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与企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评价方法,企业数字化总体评价结果,企业数字化指数,结论与启示这五个部分讲解企业数字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林树界定企业数字化是一个从初始状态开始到最终状态完成,不断优化资源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企业数字化的评价方法,理论上分别建立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投入、数字化人才三个维度。经过样本选取,获得样本的行业构成、分布等总体评价结果。通过行业、地区差异分析,林树分析企业数字化指标差异出现的原因。在计算企业数字化指标的基础上,林树进一步构建了中国企业数字化指数,并得出了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在讨论和提问环节,林树耐心解答对三个维度赋予的权重及衡量指标选取的原因。温素彬总结,林树教授的三个维度很有创新性,对地区差异计算提出了独到见解,这场讲座拓宽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期待能碰撞出新
  • 152023-12-08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70期):李青原教授论“基金课题申报与学术论文选题的思路来源与方法总结”
    2023年11月17日上午,会计学院主办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0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青原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基金课题申报与学术论文选题的思路来源与方法总结”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会计学院院长温素彬教授主持。讲座伊始,温素彬感谢李青原教授莅临南审,与南审师生共谈学术, 期待这场严谨而精彩的学术讲座,并希望会计学院学子继续保持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 本次讲座,李青原通过基金案例讲解的方式,强调做好研究的关键有两点。第一点是“他山之石”,即“从文献中来到文献中去”,要对文献有搜索能力和敏感度,思考每篇文献对中国的研究有什么借鉴意义;第二点是观察实践,通过凝练科学问题再运用到研究与实践中。基金案例讲解中,李青原以自身经历为例,介绍了自己曾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为“制度环境、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集中度与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强调无论是写文章还是申报课题,关键在于如何破题。除此之外,通过对几篇具体文献的讲解,向大家展示了同样的场景而样本不同,会导致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也各异。因此要不断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研究。结论与启示部分,李青原再一次强调了“从文献到文献”和“观察实践”的重要性,这
  • 152023-11-28
    润泽会计学术论坛(第48期):王亮亮教授谈“会计实证研究导论:起源与发展”
    2023年11月15日上午,东南大学财务与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亮亮教授作润泽会计学术论坛,主题为“会计实证研究导论:起源与发展”。参加本次论坛的除了本学院的研究生,还有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来访的各位老师和学生们。本次学术论坛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研究生满腔热忱,展示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论坛的开始,王亮亮教授通过展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所涉及的知识层次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进而借用郎咸平教授在其著作中披露的个人求学生涯这一例子,来启发和培养同学们对研究的感觉。 在课堂上,王亮亮教授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会计实证研究的发展和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会计研究多个案例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三个角度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会计实证研究与会计规范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为参加讲堂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提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多种选择、引发大家深思。期间,王亮亮教授借用Ball and Brown (1968) 这篇将会计报表中收入数据和股票收益率联系起来的开创性文章,对其中的经典图表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和学生进行互动,拓展了学生们对于会计实证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为在场同学
  • 152023-06-20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9期):张新民谈“财务手段与价值创造”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作“财务手段与价值创造”的主题报告。张新民基于复兴药业和恒瑞医药等的财务报表强调营业利润的结构和实现方式揭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企业核心利润可能是价值创造也可能是价值整合。企业要看营业收入成长性、核心利润的规模,更要看获得核心利润的手段。此外,张教授提出关注价值创造型企业财务特征与资产结构的逻辑关系,强调一个企业是否高质量发展要关注其核心竞争力。该讲座立足于中国国内企业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财务状况质量分析,通过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建立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提出决策支持增加企业价值,强调财务报表在价值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 152023-06-19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8期):董必荣谈“ 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展望”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南京审计大学校长董必荣教授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展望”的主题报告。董必荣分别从课程思政本质、认识误区、建设困境、趋向于挑战、如何推进课程思政以及落地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首先,提出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思政是课程本质的内在要求。接着,重点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面临的趋势和挑战。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进行教育评价导向引领和考核评价制度引领。最后,以经管法类专业课程为例,提出学科专业知识、理论是课程思政的载体,强调知识理论能力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具体通过引导、改造和培育教育者自己,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差异化设计和凝练课程思政等具体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152023-06-18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67期):崔学刚谈“会计与大脑:行为会计规律与应用探索”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会计系教授崔学刚教授作“会计与大脑:行为会计规律与应用探索”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中,崔学刚教授首先从神经会计学角度,精彩地讲述了会计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和学术文献分析会计与大脑之间关系。其次,崔学刚教授结合会计学科发展,分析传统会计的局限及面临的挑战,结合会计簿记的产生和演变机制,以及丰富的实验研究,介绍大脑进化会计演化的初步证据,分析大脑测量和大脑运行的规律,且设计精密的试验方案对研究问题进行检验。讲座的最后,崔学刚教授总结了行为会计规律与应用探索,主要包括制度与政策模拟,会计与公司财务行为决策的纠偏与助推、会计与财务智能算法开发与促进新文科建设四个方面,这为我国未来的行为会计研究指明了方向,为行为会计提供了优异的实践指导。
  • 152023-06-17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6期):胡国柳谈“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胡国柳教授作“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的主题报告。胡国柳教授首先从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引出DO保险起源与定义,并借此阐释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概念。接着,从需求动因理论和治理效应两个维度阐述DO保险的理论基础。然后,按时间序列厘清我国DO保险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展示我国DO保险的实践情况。最后,胡国柳教授指出影响DO保险需求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背景和合同设计,而导致国内DO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胡国柳教授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要践行“中国之制、中国之智”,既要实现学科交叉再突破与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又要注重贴合我国制度、文化、环境特色的制度设计以及本土化优秀实践案例的探讨。
  • 152023-06-16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5期):徐玉德谈“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玉德研究员作“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主题报告。他基于大量详实的调研数据提出“微观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动力”。其次,基于调研数据发现,激发市场活力关键点是要畅通经济循环,为市场主体如何提振信心,畅通循环提供了很多举措,包括降成本、拓空间等具体行动,并强调依托高效市场进退机制,为新动能培育优化空间,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进而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最后,从整个激发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强调要依托高效市场进退机制为新动能培育优化空间。
  • 152023-06-15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4期):吴江龙谈“正向管理之道可道——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徐工集团原副总裁、董事、财务总监吴江龙作“正向管理之道可道——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主题报告。吴江龙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学术讲座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促进学者之间的深入交流,探索更多有价值的研究话题。接下来,吴江龙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机制和运行情况,从一元正向、二仪业财、三才生态、四算闭环、五项基础、六大要素这六个部分展开。吴江龙从强调了世界一流、业财融合、企业生态,到四算(概算、预算、核算、决算)企业经营闭环的形成、五项基础(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实现,再到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六大要素,道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之道。最后吴江龙强调,构建一流的财务体系需要在业财融合基础上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要以终为始,用基线指引公司经营循环改进。
  • 152023-06-15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3期):李心合谈“美式财务理论的逻辑缺陷与现实困境”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李心合教授作“美式财务理论的逻辑缺陷与现实困境”的主题报告。李心合教授从美式财务领域的逻辑缺陷切入,认为美式财务理论根植于美国社会背景,并将美式财务理论的整体框架总结为一个目标,三个基本公司财务决策和四个公司财务工具。基于此,李教授总结出美式财务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业务与财务脱节、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脱节、方法与流程脱节、财务管理远离现实世界的困境。紧接着,李教授结合中国式财务(尤其是国企)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更加贴合现实的公司财务理论基本观点,即财务管理等价于财务报表管理,并强调了国企作为中国式财务研究重点的特殊性。讲座的最后,李心合教授表示由于中国式财务是从西方引进的,完全借鉴存在很大的缺陷,无法与国内情况完全相容,如何将中国式财务正确落地与实施还需要学者们的更深层思考与研究。
  • 152023-06-15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2期):陆正飞谈“什么是‘好公司’——注册制下的理解”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陆正飞教授作“什么是‘好公司’——注册制下的理解”的主题报告。陆正飞教授强调,判断公司好坏不应仅关注财务数据利润。陆教授从我国股票市场不同板块下的发行条件切入,指出了不同板块间市值与利润的区别,利用案例分析了“硬科技”在科创公司中的关键作用。陆正飞教授认为“好公司”的判断标准在不同板块、行业中是不同的,旁征博引地指出了信息披露质量在创造公司价值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信息披露质量在预测公司好坏的关键作用。最后,陆正飞教授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变迁,财会人员是否拥有利用会计和非会计信息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的能力至关重要,应该尝试从更多的视角去看判断公司好坏的标准。众参会师生共同讨论,学术氛围融洽而热烈,表示从讲座中受益良多。
  • 152023-06-15
    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61期):陈信元教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研究的演进”
    2023年5月27日,会计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专题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陈信元教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研究的演进”的主题报告。陈信元教授首先对研究进行了自我理解的阐述,将研究按直接应用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按研究方法分为理论(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然后,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与会计研究阶段划分进行比较研究,将会计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划分为1980-1995年的会计研究、1995-2005年的会计研究和2005年之后的会计研究。最后,陈信元教授提出:对经验研究的推动,并不说明理论研究不重要;相反我国会计学术界应该在过去研究基础上总结理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指导实践。经验研究不仅是研究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工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优化工作方案。应该重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跨学科研究,以问题导向的,提升思想性。